第八十九章 太极拳(三) (第1/2页)

加入书签

普及推广期

1、重要着作

在太极拳史方面,首推唐豪、徐哲东等人的大量研究考证。

出版着作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先后出版的《陈式太极拳》(沈家祯、颐留馨编着),《杨式太极拳》(傅钟文编着),《吴式太极拳》(徐致一编着),《武式太极拳》(郝少如编着),《孙式太极拳》(孙剑云编着)最后合订为《太极拳全书》,以后,特别在80年代后又有大量的书籍出版。

从1956年起,原国家体委开始编制简化太极拳剑,到1979年编制完成了简化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48式太极拳等,在1989年以后又组织专家编写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综合42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竞赛性质的太极拳套路,这些套路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太极拳的发展。

2、拳套动作形态

这个时期,各式太极拳在拳套编排上没有大的变动,国家新编各式太极拳,也多以传统太极拳为蓝本,只是24式、48式、42式太极拳在套路结构上,个别动作练法上有些变动,而传统太极拳从套路结构到动作形态以及风格特点并未有大的改动。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在动作形态上,不管是新编套路还是传统套路都力图遵循固有传统风格。民间各式传统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动作形态保留的较好,而走上竞技场的传统太极拳,演练上却有雷同倾向,风格不是很突出,特别是杨、吴、孙式,其后20世纪90年代新编的《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也有此倾向,大多有“杨化”的痕迹,这和杨式太极拳的普及程度,以及竞赛导向有关,随着太极拳发展,探究太极拳健身、技击机理,阐发太极拳深厚的文化底蕴,用实证性研究证实太极拳独特功能,保留传统的风格特点,创编富有科学实效的简化套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保护措施,以太极文化为主的各个地方先后举办了11届国际性太极拳交流大会。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加大深入推广的力度。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12月17日,中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武术特点

理论特点

拳理特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返回顶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 水默观影:命定的爱人 全局 魂穿成为麦迪持有系统,怎么说? 在光遇见到的若干对CP 原着盗墓笔记 游戏入侵,我把男女主当羊毛薅 动作之旅 成为诡异后,有了金手指 王者:我的中路爆杀全场 穿成超稀有雌性,大佬们争相献媚 末法术士 连通 许大茂玩转四合院 东京复仇者:雨夜的轮回 盗笔,那个白切黑猫猫是平遗憾哦 重生回到开服前,获得世界级天赋 小世 崩坏:夜羽圣章 末日天灾,我能锻造万物 咒回:知道未来的我被大家读心了